交通事故中的常见争议及其应对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:
1、责任认定争议
在交通事故发生后,责任认定是一个重要的环节。如果对责任划分存疑,可以在收到认定书后3日内提交书面复核申请,附上现场行车记录仪原始视频。
2、赔偿金额争议
在赔偿方面,常见的争议包括医疗费用、误工费和伤残赔偿等。医疗费用需要整理住院发票、用药明细、检查报告等,并提供外购药处方及支付凭证。误工费方面,有固定收入者需提供事故前6个月的银行工资流水和单位出具的误工证明;自由职业者则需提供近3年的平均收入证明。伤残赔偿方面,十级伤残可以主张较高的赔偿金,同时可以附加被扶养人生活费和精神抚慰金。
3、交通费赔偿争议
全责方需赔偿的交通费必须满足实际发生、合理必要和关联性三个条件。具体操作中,要求对方提供完整的交通费票据,并核对票据的真实性和合理性。如果对方索赔的交通费不合理,可以通过协商解决,明确告知其超出合理范围的诉求法院不会支持。
4、协商技巧与法律支持
在协商过程中,可以先共情,表达对对方不便的理解,然后摆依据,说明法律规定合理的费用会承担,但需要提供正规票据。如果提出不合理的要求,可以一起核对票据或咨询保险公司。所有协商结果需形成书面协议,注明“一次性了结,不得再主张其他权利”。
5、逃逸的法律责任
交通事故发生后逃逸会承担严重的法律责任。逃逸会导致驾驶证扣分、罚款、行政拘留,甚至吊销驾驶证和终生禁驾。如果逃逸导致重大事故,还可能面临刑事责任,包括有期徒刑或拘役。
通过以上策略,可以有效应对交通事故中的常见争议,确保自身权益得到保障。
本文仅供交流学习,如有侵权,烦请告知,我们将立即删除